第四百三十四章 欺你老迈无力_朕真的不务正业
笔趣阁 > 朕真的不务正业 > 第四百三十四章 欺你老迈无力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四百三十四章 欺你老迈无力

  朕真的不务正业正文卷第四百三十四章欺你老迈无力黎牙实,也在观礼的队列之中。

  作为使臣,他是泰西特使,作为官吏,他是大明四夷馆的通事,所以有资格参与到这次的观礼之中,大明京营的开拔,让他感受到的只有震惊。

  他从来没有如此直观的感受过大明的暴力,现在他看到了。

  铁马冒着白色的蒸汽和没有充分燃烧的黑烟,拉动着一架架被帆布遮盖的偏厢战车,这是大明车营的战车,每一辆战车之上,都有一门子母炮,而每十架战车就会有一门九斤火炮。

  帆布,是用4到7股的棉麻纺线平纹织造,织好的帆布坚固耐折,而且有着极佳的防水性能,这种已经趋近于硬帆的硬布,来自于造船厂对风帆的改良,大明的硬帆能行八面风,但过于沉重、维修不易、收放困难,而泰西的软帆,比较轻便,收放容易,却不能行八面风,帆布的出现,结合了两者的优点。

  因为防水性优异,被用于行军之中,而且这种面料极为耐磨,做成衣物,数年不坏,做成鞋面,有极强的防水性,用途十分广泛。

  黎牙实看到了,一台打开的偏厢战车在武库内,军兵们将开花弹和火药箱,不断的抬上战车。

  每一个火药箱有三十斤火药,一台偏厢战车有四个火药箱,两个铅子箱,在火药箱和铅子箱放入之后,就是一排排的火铳,这些火铳放在木架之上固定,一排二十把火铳,一共四排,随后两台平夷铳被抬了出来,放在了两侧。

  这一辆主要是火器,而下一辆则是甲胄和粮食,铁浑甲、布面甲,还有军粮,军粮主要有两种,一种是炒面,一种是光饼,军粮箱一共四箱,每一箱一百二十斤。

  黎牙实看了许久许久,直到京营的军兵消失在了天边,再也看不到背影的时候,才有些晕晕乎乎的回到了自己家中,铺开了纸张,拿出了钢笔,提笔,却久久没有能够落笔。

  朱翊钧对黎牙实很重视,因为黎牙实并不愚蠢,相反,他站在泰西人的立场上,看待问题,总能给皇帝带来一个新的视角,一种旁观者清的视角,大明皇帝必须要征伐俺答汗,当初的承诺、祖父城下之围的耻辱、国朝的凝聚力,这三个方面,哪怕只有一个,战争的理由就十分充足了。

  黎牙实说的是朱翊钧只有大祀,例如天坛、地坛祭祀天地,郊祀祭祀列祖列宗,太庙述职报告、大婚等等场合才会穿的衮服,那一身,光是身上那些零碎就有几十个,要走四方步,但凡走不稳当,就会叮当叮当的响。

  当初李太后为了训练小皇帝走路,那可是费尽了心思,生怕小皇帝在大典礼上,因为失仪,让人嗤笑,本就主少国疑,皇帝再失仪就是雪上加霜了。

  不过现在已经没有这个顾虑了。

  现在陛下就是把那些个零碎都扔在地上,也没人敢笑话皇帝,大明皇权已经不需要那些过分繁琐的礼仪维持皇家的庄严了。

  黎牙实在游记里写了战争的原因,写了大明圣堂勇士的强大,他再次提笔写道:

  黎牙实对自己的游记颇为满意,而后又洋洋洒洒的写了许多在大明的见闻,因为失去了语言环境,黎牙实认识拉丁文,但是已经没有书写的习惯。

  黎牙实不能理解,俺答汗怎么敢在草原筑城,那不是设个靶子给大明打吗?

  大明调动了超过二十万兵力,如此规模的调动,根本瞒不住有心人的探查,从京堂,到宣府大同、开平卫、陕甘三边的大军调动,规模过于庞大,大明皇帝也没想要隐瞒,此战,就是为了让每个人都知道。

  俺答汗也不例外,老迈的他在板升城,召集了自己手下的万户、三娘子和喇嘛,商议如何应对。

  俺答汗真的老了,他所有的雄心壮志都已经被消磨殆尽,面对大明的三路进攻,此时的俺答汗略显手足无措。

  “何必动用这么大的阵仗,真的是太浪费了,年轻人真的是太气盛了,京营的铁浑甲,一副就五十二两银子,此番京营出动的八万人马,有铁浑甲一万三千副,完全足够把我们金国买下来了,咱们还得找人家不少钱。”三娘子啧啧称奇,她现在属于是置身事外的心情。

  想想皇帝为了这么多银子,咬牙切齿的模样,她就觉得有趣,一定是心疼坏了,肯定又在打各大望族的主意,想要抄几家回回血,充盈内帑国帑。

  没错,大明皇帝征伐和她的归化城无关,她坚持和解,建的城名字都叫归化,大明军又不是见人就杀的屠夫,为了维持大明京营的军纪,京营也不会滥杀无辜,大明京营的军纪皇帝极为重视,那可是皇帝为所欲为的底气之一。

  按照吊民伐罪、上报天子、下救黔首的主张,归化城的边民,属于黔首。

  相比较板升,归化城是胡汉杂居,而且汉人很多,在大明活不下去逃到草原的汉人。

  “三娘子!你要点脸吧!大明军都打过来了,你要做叛徒不成?!长他人志气,灭自己威风!”董狐狸一听,怒气冲冲的说道,土蛮汗因为不堪大明攻伐,跑到了京师投降也就罢了,三娘子作为俺答汗的夫人,居然如此帮着大明说话!

  三娘子一挑眉,嗤笑一声说道:“叛徒?我一个九岁嫁给俺答汗的瓦剌女人,你跟我说叛徒?我背叛谁了?俺答,你说句话啊,当初伱要娶我,可曾问过我?”

  叛徒?他三娘子没下药毒死俺答汗,都是她心怀穷民苦力,不愿意多生事端,要不然遭殃的还是那些最多的、也是最底层的人,她是北虏内部和解派的代表人物,她现在活着,也要为穷民苦力活着。

  他三娘子是被抢来的。

  她是这么说的,也是这么做的,这些年,她前往大同宣府京师,边方贸易,总是带回铁锅、盐巴、茶叶,现在多了一个海带,稍微有点存银,就放在了燕兴楼交易行里,多攒点钱,再有大雪天灾,草原人能多活一些人。

  三娘子在草原拥有极为广泛的拥戴,可不仅仅因为她是俺答汗的夫人。

  去年借棉服,除了她,谁能从吝啬的大明皇帝手里借到棉服?

  三娘子靠在椅背上,拿起了茶杯,喝了口茶,看着剩下的几个万户,露出了一个笑容,骂她的只有董狐狸,其他五个万户,一言不发的坐在那里,他们心里有怨气,怨俺答汗,招惹了天怒。

  “好了!大家都少说两句吧!”俺答汗伸出了手,示意大家不要再吵了。

  俺答汗略显浑浊的眼神看了眼三娘子,叹了口气,看向了大帐之外,缓缓开口说道:“悔不该,不该放走那马芳。”

  马芳,京营副总兵,现在的大明讲武学堂祭酒,现在已经养老了,整日和刘显互相吹嘘当年自己的战绩,如何如何的勇猛,一个个都跟天神下凡一样,关键事实和他们说的没什么区别,二人用事实说话,往往争执不下。

  俺答汗最后悔的事,就是把马芳放走了。

  马芳是山西蔚州人,小名马三,是宣府边方军户,按照大明边防军户制度,父亲一人在边方做卫军,其他人耕田,马芳八岁的时候,被南下的俺答汗所掳走。

  马芳的确是被俺答汗亲自给掳走的,而且八岁开始,马芳就为俺答汗开始养马了,马芳天生神力,还肯吃苦,十岁的时候已经能腾跃控御,驯服草原最烈的马,曲木为弓,十一岁时,就可以骑射三矢皆中。

  朱翊钧作为皇帝,在极其充足的训练下,十五岁才能做到,戚继光说过:陛下今日在武力上的成就,都是靠的坚持,戚继光、李成梁、李如松、马芳、熊廷弼这类人都是有天赋的,天生臂膀比旁人大三圈。

  十三岁时,马芳跟随着俺答汗狩猎,忽然一个斑斓猛虎从山林里呼啸而出,扑向了俺答汗,马匹在猛兽的气味和咆哮下变得极为不安,俺答汗随行诸人,都一时间都张皇失措,要控制马匹,还要防止送入虎口。

  马芳弯弓搭箭,一箭中了猛虎的眼眶,又是一箭,将猛虎彻底射吓,随后御马而行,不断挑衅猛虎,众人终于反应过来,将猛虎斩杀,俺答汗赠他良弓矢,善马,还命他侍奉左右护卫。

  俺答汗待马芳不薄,八岁将其掳回草原,十三岁已经是怯薛护卫的一员。

  嘉靖十六年,马芳十九岁,趁着俺答汗到大同附近狩猎的机会,在夜色之下,马芳逃了,逃回了大明,马芳运气好,遇到了大同总兵周尚文,而不是其他人,否则他逃回大明也是个罪人。

  周尚文在,则北虏不敢侵扰,有飞将军之称,嘉靖十六年,吉囊率四万人南下,周尚文和他的儿子周君佐以三千对四万,转战三百里,终将吉囊击退。

  俺答汗一直想不明白,马芳为何要逃!十一年时间,俺答汗对马芳算不上极好,但自从马芳救了他的命后,他一直将其视为心腹在培养,但马芳跑了,俺答汗觉得自己太过大意,才给了马芳机会。

  马芳逃走后,他在草原的妻妾和两个孩子,全都被暴怒的俺答汗给杀掉了。

  “唉。”俺答汗说完眼神更加浑浊了几分。

  时光荏苒,他的回忆来到了嘉靖三十四年,那年,他雄心勃勃,带领了五万精锐,七万扈从,号称五十万,兵逼宣府,这是佯攻,他只留下了三万人围困宣府,开始向着居庸关逼近,一路直逼居庸关城下,无人敢与他争锋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vv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vv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